感知+智能,打造全新监所综合警务应用

 公安监管场所作为羁押各类犯罪嫌疑人的特殊关押场所,其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近几年网络科技、智能信息、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真正要达到“公安监管场所的全面智能化管理”还是任重而道远。

在此背景下,一款以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为基础的应用应运而生,那便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该系统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及行为,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

如长期监管工作中,遇到的自杀、企图逃逸等违规行为和大部分在其独自羁押期间单人独自逗留的情况,该类智能算法可对监控图像中出现在押人员单独滞留的异常行为,产生告警提示。同样对于夜间的异常起身、区域的逗留、异常时段进入、人员的打架斗殴、剧烈运动、值班人员的脱岗、睡岗等频发行为,也能进行有效分析和监控。

此外,通过综合安防管理系统预先设定智能算法规则,还可规避可能出现的越界、逗留等行为,同时对已发事件进行分析,及时提醒,通知值班人员及时处置,控制事态扩大;并通过智能检索,缩短无用录像,在海量视频数据库搜寻有效线索。将监管行为延伸到:事前智能预警、事中智能提醒、事后智能检索,实现了全程布控,而仅仅是事件发生后用于查证、弥补的工具。

随着视频应用的发展,监管智能算法应用越趋成熟,但算法的不够精确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大弊端,如剧烈运动(打架)算法:深究其不准确的原因不光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监所打架事件的模型不确定性的因素制约,所以算法很难全面定义打架。又如起身行为可以只做重点人员的检测,对每一个在押人员均做起身检测然后报警联动没有意义;对布防时间也需要管控,如剧烈运动夜间就不需要布防,只要盯住夜间值岗的在押人员和厕所、风场区域即可等等,类似的应用,在基础层面是可以完成的,但算法本身应该却需要更好的环境适应性,这些也只能通过大量样本的学习,从而优化算法的准确率。

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发现、分析可疑行为,提升监管的安防层级,将是未来监管安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4年,科达推出感知型摄像机,该摄像机可对监所各个通道人员的人脸进行抓拍存储、对人员面部、衣服颜色感知识别、并分析通行方向、速度等数据,同时,该摄像机简化了信息转化过程,优化了后台储存,实现通行录像快速提取,一定意义弥补了后端智能分析的应用的不足,提升了监管人员在前端对进出人员分析、识别的能力,降低了犯人“出逃”概率。

去年哈尔滨某看守所杀警越狱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实际上监狱和看守所通常都由AB门进行把守,但犯人是如何越狱的呢?据网上视频资料公布,犯人是通过夺取警察的证件和衣服,顺利的刷卡通过B门和闸机口,而骗过了A门的武警造成的。在监所内部,B门由公安机关或者监狱内部的人把守,闸机口为持卡通行,而A门,则由武警把守。而常规的摄像机无法进人脸识别,如犯罪分子持有警察证件,在进行一定伪装,便存在“越狱”的可能。如果在闸机口这里架设了一台科达感知型摄像机,摄像机可对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后台数据进行比对,实时生成出入人员数据,实现出入人员不仅要刷卡,还需刷脸才能通行,如果有异常情况,摄像机将马上与监所方案子系统联动报警,狱警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大大降低了鱼目混珠的可能性。

同时,在A门之外,部署科达枪球联动系统之后,我们就可以实时跟踪这些转转悠悠的人,并且把他们的特征拍下来,送入后台进行数据比对,一旦查出该人员有异常,武警可及时采取措施。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监控方式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地对视频进行检测,自动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值班民警发现和处理危机,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被 “万能化”,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今,感知型前端搭载后端智能化分析,正在推动监所应用一次新的发展,打造全新监所综合警务应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超人很忙空间 » 感知+智能,打造全新监所综合警务应用

赞一个 (0)
分享到: +More

分享:

支付宝

微信